分類
肌力訓練 讀書心得

從《腰背維修師》看你的下背痛和脊椎健康

Stuart McGill 是加拿大的脊椎生物力學專家,脊椎生物力學聽來抽象,但其中下背痛是多數人都能理解的研究議題。因此我們可以視McGill為當今下背疼痛的權威。

厲害的是,並非醫學領域出生的McGill,卻大大影響了背痛復健與治療這個醫療領域。

下背、腰痛的權威專家
McGill博士以及奠定他學術地位的脊椎模型

McGill最新著作是2015年的Back Mechanic (中譯:腰背維修師 ) ,目標讀者放在曾有過背痛經驗的一般人。因此在內容不算艱深,甚至能輕易扭轉一般讀者對下背疼痛的印象。

根據統計,約有六至八成的美國成人,一生曾有至少一次的下背疼痛經驗。下背疼痛幾乎可說是人類從靈長類演化後,成為雙足支撐脊椎動物的必然宿命。關於下背疼痛如此頻繁的原因及疼痛的機制,至今仍是各家學派爭論不休的議題。

人類是極少數脊椎直立的動物。有些人認為縱向脊椎結構是下背容易疼痛的原因。現代社會大幅改變的生活型態,低活動量的坐式生活也讓腰酸背痛、肌力不足成為常見文明病

《腰背維修師》一書對於醫療及訓練界影響最大的洞見便是:無痛的動作模式才是消除疼痛根源的關鍵。

McGill認為,大部分的下背疼痛都能依循幾個步驟來建立疼痛處置流程:清除疼痛原因、建立無痛動作模式、行走及個別化的練習 (頁41)。

動作模式可以簡單理解為人體進行動作的策略。例如深蹲是一個動作,若以膝蓋前推蹲下是個較差的動作模式,因為對於關節壓力較大。相較之下,利用髖關節向後向下進行深蹲,則是個較優化關節的動作策略。

對於非專業背景的讀者,以下我用書中提到幾組重要的對比,讓讀者能較輕易的閱讀《腰背維修師》:

主動治療 vs 被動治療

McGill 用了不小的篇幅批評現有醫療體制對於下背疼痛的處理 (1、2、3章):例如以X光片或MRI評估是否需要進行手術。

然而我們很難從X光片中讀出病患平時的活動方式,因此難以判斷下背疼痛的成因為何。更不用說脊椎的手術具有相當的風險。

手術以外則是大量的「被動治療」。意思是以緩解症狀的方式來治療疼痛。例如台灣復健診所常進行的熱敷電療超音波,就是被動治療的典型案例。

「按摩能放鬆肌肉,或許能減少疼痛,但是姿勢若不改變,疼痛很快會回來」(頁151)

以上簡單一句話解釋了為什麼人們會有反反覆覆的疼痛。同理,若以完全的休息來作為下背疼痛的處理方式,也非良好的解方,因為疼痛的成因並不因休息而解決。將面對疼痛的被動思維反轉成主動的態度,應該更在乎病患平時的活動習慣與動作模式,來找出病因。

腰背休息策略:「如果工作是動態的,休息的時候就要坐著。如果任務需要坐著進行,休息就要採用行走的方式。」(頁96)

脊椎活動度 vs 脊椎穩定度

許多背痛的人都會認為讓筋骨變得軟Q是帖解藥。

在這個邏輯下,痛來自於緊繃,伸展可以讓肌肉不緊繃。於是患者對下背進行扭轉與伸展的動作。或是認為瑜珈的大量伸展能夠緩和下背疼痛。

這樣的想法忽略了脊椎需要的往往不是活動度,而是穩定度。

人體的運動機制是由一個穩定的中軸出發,再進行各種動作。堅固的脊椎軀幹能夠促進四肢的運動。脊椎的穩定度則取決於脊椎周圍肌肉的收縮方式,保持肌肉硬度,才能提高穩定性。舉個例子,就像有人要用拳頭打你的肚子,你會繃緊腹部的感覺。

連結骨盆、脊椎、胸廓的肌肉就是核心肌群,核心肌群與脊椎的關係就像鋼索與建築 (如圖)。肌肉間良好的協調,使脊椎達到高度穩定性

瑜珈絕對是值得從事的活動,但如果搞錯目的,或誤認為身體所有部位都是越「鬆」越好,未必是身體最好的使用方式。即使脊椎是否該以活動度來訓練,至今未有定論。但McGill的觀點仍值得重視:脊椎在加強活動度之前,應該先追求足夠的穩定度與無痛的動作模式。

制動的核心肌肉 vs 活動的四肢肌肉

一個無痛的動作模式,身體會如「交響樂團」般和諧的運作。肌肉間的各司其職,確保動作不造成身體多餘的壓力。

因此針對脊椎與四肢肌肉的訓練方式並不一樣。四肢的肌肉收縮產生肢體運動前,需要一個能固定住的脊椎軀幹,軀幹的訓練目標是能夠成為堅硬剛體。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發力方式。如果人們習慣使用脊椎來產生動作,後果則很可能是過度使用脊椎的疼痛。

圖左是常見的不良動作模式:彎曲脊椎進行負重動作。圖右則保持脊椎穩定以髖關節為支點進行動作,不只安全而且更有力

穩定的脊椎將帶給四肢強大的活動能力。在理解了疼痛機制與動作模式不良的成因後,書中的後半段 (7、8、9章) 則是漸進式的動作教育,包含McGill知名的三大核心訓練動作 (McGill Big3)。

以無痛的動作模式作為前提,進而開發人體無窮無盡的力量,恰好正是肌力體能教練的教學宗旨。因此,即便教練無法「治療」背痛,也能透過正確的「訓練方式」使人遠離下背疼痛。只要肌力提升至一定水準,對於不良姿勢的容錯空間也會增加許多。

90公斤早安運動。看似彎腰鞠躬,其實動作的支點在髖關節,此時脊椎保持高度穩定。習慣了無痛的動作模式後,再強化肌力更能大大降低下背疼痛的機率

小結

  1. 動作模式意味人體採用何種策略來完成動作。對於下背疼痛的人而言,建立無痛動作模式,取代被動的接受治療來緩解疼痛,是McGill博士較推薦的主動治療方式。
  2. 下背脊椎周圍的肌肉就是俗稱的核心肌群。核心肌群的其中一項功能是產生硬度,進而讓脊椎穩定。絕大多數時候,脊椎的穩定度比起軟Q的脊椎更為重要,繃緊核心是個有效穩定脊椎的保護方式。
  3. 理想狀況下,身體會像交響樂團般和諧運作。脊椎周圍肌肉的與四肢肌肉各司其職,前者以制動來保持軀幹穩定。在軀幹穩定的基礎下,四肢肌肉更好產生動作與發揮力量。

無論是想討論書中議題,或進一步理解無痛訓練,歡迎與我聯絡

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:
 從演化談下背疼痛

Stuart McGill團隊網站

The McGill Big 3 For Core Stability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