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從北部疫情進入三級警戒後,台灣開始進入目前為止最嚴峻的一關。
多數人的生活軌道已經被迫改變方向了,如果你也和我一樣工作停業得在家休息,或開始改成在家辦公。
那麼首先要高興的一件事是,我們可能得到了一直以來都相當缺乏的資源,就是「時間」。
無論再來的局勢如何,你唯一可以確定的是,在疫情禁令放寬前,你的時間安排勢必會和過去不太一樣。
時間變多是一件好事還壞事?
《匱乏經濟學》這本書討論「匱乏」這個狀態,對人類行為造成的影響。本書提到,人在時間資源匱乏時,會得到相當專注的紅利,這也是為什麼設定死線那麼有效的原因。
匱乏的相對概念則是寬鬆,匱乏不代表全然的壞,你處在哪個狀態會決定你如何使用資源,而你的認知與行為都會因此改變。
突然得到比以往還要充裕的時間,你勢必會有類似的困擾:
「怎麼我沒做什麼事,一天就過完了?」
因為在寬鬆和匱乏的狀態下,時間這項資源的使用方式本來就不一樣。我們是自己生活的「設計師」,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,必須重新設計新的生活型態。
而重新建立習慣,就是設計你的生活最重要的一環。
10個你可以在疫情期間嘗試培養的習慣
最近你一定在網路上看到許多人,建議你在這個艱難時刻,可以怎麼做的條列圖文,這邊也錦上添花分享我的:
但是呢,如果你本來不做這些事,你不太可能純粹因為得到這兩週的時間就去做這些事。
關於怎麼建立習慣,沒有比《原子習慣》更具有洞見的書了,作者 James Clear 直指人在培養習慣時的最大盲點:
最有意志力的人,是最不去動用到意志力的人。因為挑戰人性的勝算極低。
自律代表擅長建構生活,而不是一種人格特質。
習慣這種人類行為的研究,是關於我們先天演化而來的大腦設定,與後天周遭環境的交互作用。
為什麼養成一個好習慣這麼困難,很多時候只是因為我們忘了這些「人性」:人類行為非常容易受情緒影響、喜歡往最小阻力的方向走、追求立即回饋⋯⋯
《原子習慣》教你重新設計生活
一開始,我們想要的其實不是習慣本身,而是習慣所帶來的結果。
你不是因為喜歡健身才上健身房,而是因為想成為一個健康的人。
但在得到結果前,要先知道如何長期持續這個行為。習慣就是行為的重複次數多到足以「自動化」,以下是這個迴路的重要原則:
- 提示 – 讓提示顯而易見
提示是我們接近終點的第一個指標。通常透過視覺這個人類最強的感覺能力完成。因此視覺提示是你最好的行為催化劑。
- 渴望 – 讓習慣有吸引力
渴望是所有習慣背後最重要的動力。如果沒有渴望帶來的動機,你就沒有行動的理由。與正面情緒做出連結,你的習慣才有可能有吸引力。
- 回應 – 讓行動輕而易舉
回應是我們是否執行這個行為。回應和行為的阻力有關,阻力愈小我們愈容易得到回應。阻力愈小,行為才有可能重複成習慣。
- 獎賞 – 讓獎賞令人滿足
獎賞則是習慣的最終目標。人通常偏好立即性的回饋,因此盡量要讓這個行為的結尾產生立即的獎賞。
「愉悅與滿足感維持行為,動機讓你行動,成功的感覺讓你重複。」
番茄鐘:專注力的間歇運動
最後來分享一下這週在家工作以來我的實作心得:
首先我把每天簡單切割出工作時間/非工作時間,工作時間的地點則固定在客廳桌上進行。
在這個工作時間中,我計畫要進行的生產力行為包含:看書、把書本知識輸出成文章、圖文的方式進行分享。我不想因為使用社群軟體而分心,但我無法專注超過三十分鐘。
此時,番茄鐘就是一個相當好的工具。透過這個 App 你可以進行「專注力的間歇運動」。系統內建的專注時間是25分鐘,短休息時間是5分鐘,每四個循環後會有一個15分鐘長休息。
在專注時間內,背景程式會放出一個如雨聲般的白噪音,這個很簡單的制約方式,讓你聽到聲音就會聯想到專心。但這個專心的時間又不會長到讓你分心。
每一個短休息都一定要起身活動,不論是簡單運動,或單純休息滑手機,做的事情最好夠簡單。鐘聲響後再坐回位子上。
這個方式既可以避免我維持坐姿過久,又能讓我在這個時間內盡可能專注。
最重要的是,番茄鐘還提供自動紀錄功能,打開後台,你一天專注的時間長度一目瞭然。這符合《原子習慣》所說,追蹤紀錄具有「顯而易見、有吸引力、簡單、令人滿足」的重要原則。
你可以在心中默念「不要中斷這個連續紀錄」,每天都吃四顆番茄,就等於每天專心100分鐘,長久下來相當驚人。而你內在的身份認同,更會開始認為自己是一個能專心做事的人。
重點從來都是行動
本文介紹的《原子習慣》和番茄鐘都相當有名,但不代表你一定要靠上面的方法才能成事。
其實方法沒那麼重要,最重要的還是心態面:我們怎麼面對好逸惡勞的「人性」?
不是壓制和批判,最好的方法是與之共存,讓方法跟人性不衝突。這也是《原子習慣》之所以好的根本原因。你必須讓想要養成的新習慣,變得毫不費力,習慣才有可能成立。
居家工作的階段,如果得到了更多的時間,卻發現沒辦法控制生活的節奏,本文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與理論。
最重要的是,與其思考為什麼分心,不如想想到底有什麼想做的事,然後開始行動,因為行動本身就能令人專注。如果沒有想做什麼,也不必急忙譴責自己,休息本身就是重要的事。
記住,寧可成為每天十下伏地挺身做一個月的人,也不要成為一天做三百個伏地挺身的人。
若有任何訓練上的疑問,歡迎與我聯絡。
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,也可以請我喝杯咖啡,讓我能繼續創造出更多優質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