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文所談的女性在運動表現上的先天差異,往往不是最關鍵的決定因素。性別差異在後天因素加乘的結果更為巨大。
男女性在運動中的差異,除了是生理學嘗試回答的題目之外,運動社會學與性別研究也告訴我們:女性之所以「比較不擅長運動」,其實是一個社會建構後放大的結果。
要在有限的篇幅回答這個題目並不容易。 姑且可以將本文視為,一個有幾年教學經驗的體能/健身教練,即便學員中有不少的女性,卻得知她們根本不喜歡運動的一個反思過程。
為什麼不喜歡運動? 這個問題每個人看法不一定相同。
但我認為有三個很重要的原因:社群文化、體育教育、運動動機。
社群文化
陽剛氣質 (masculinity) 是多數男性自小就開始觸及的社群文化之一。奧運最早並不是男女都能平等參與的,競技運動中的競爭性常被聯想到雄性生物的特質。
健身房更是大多數男性讓自己變得「更像個男人」的修練場。
前文曾提及,62.6% 女性受訪者認為政府若實施女性運動專區,將有助提升運動意願以及頻率。
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女性在意專屬的運動場地?或許是因為女性不是一開始就能自在進入健身房的。
有些女性不去健身房的理由是不知道要做什麼與怎麼做,甚至可能對充滿陽剛的環境感到不自在。相較之下,男性因為社群文化不同,得到的相關資源通常較多,進入的門檻也低。
這樣的差異常常導致一個惡性循環:
健身房女性使用者少→覺得不自在的運動環境→不知從何開始,或是其他不好的使用經驗→感到挫折或是退出
或許在這幾年,愈來愈多女性願意進入健身房、開始肌力訓練,這樣的現象已經減緩許多。但只要運動仍與陽剛氣質高度連結,那麼對於女性來說,投入運動所遇到的阻力很可能還是高於男性。
體育教育
讀者可以回想一下學生時期經歷過的體育課,是不是一個「讓本來愛運動的人更愛運動、不愛運動的人更討厭運動」的過程?
國高中的體育課,基本上是拿來調劑升學主義下充滿壓力的校園生活。
體育只是副科,隨時可以被主科考試取代。
體育老師或許深諳此道,因此讓體育課變成一種只要給丟顆球給大家動動就好的課程。
除非是本來就熱愛運動的人,否則幾乎得不到體育課應該得到的教育意義。
試問在這個狀態下,本來就無法從運動中得到成就感的學生,怎麼可能會突然在未來某天愛上運動呢?甚至也容易把運動和過去不佳的體驗產生負面連結。
運動動機
為什麼人要運動有著不同的動機。
多數來學肌力訓練的女性中,想減肥是最大宗的一個。
有減肥過的人都能同意,這並不是太令人愉快的一個過程。這讓多數女性對運動產生了複雜的情感。
為什麼改變身形的需求容易使運動跟負面的情緒聯想一起? 因為身材不是短期內可以見效的,但一天沒改變,那就一天逃不過被評價的心理。
常減肥的人甚至連對進食都會產生罪惡感,這或許是他人所難以理解的。
透過肌力訓練來減肥,雖然是條正確的路。但也因為前頭的路深不見底,中途退出的人實在不在少數。
說到減肥就必須要談談另一件事:身體形象 (body image)
不同文化對於怎樣是好看的身體有不同的「審美標準」。個人的審美和對身體形象的感受,很大部份受外在的社會文化影響。
「我怕練太壯」曾經是每個教練都會聽到女學員提到的一句話。 如今還會說這句話代表妳可以先 google 一下再付錢上課。
但這句話背後道出了一種深層心理:身體形象的焦慮是多數台灣女性成長過程的共同經歷。
在主流社會的審美中,白瘦柔弱的女性比較被喜歡。
這讓女性即便開始重訓,也對強壯、肌肉、增重等不符合主流審美的字眼產生排斥。且產生練一下就會開始長肌肉的誤會。
同樣的,即便是運動員,只有女性運動員會被特別評論,其外表是否能符合「女性美」。
審美涉及強烈主觀的情緒,偏偏這種主觀情緒並不是那麼自由意志。
但說不應該有任何審美標準,又顯得有些偽善。
再討論下去就成為了一個複雜的辯論。筆者姑且先指出現象,其他暫不討論。
在價值觀的辯論之前,如果我們回頭看看肌肉的本質,也就是肌肉組織的「功能性」—讓關節能夠作用並且進行各種活動,同時也是人體最佳的代謝工具。
這似乎讓問題變得比較清晰,無論是哪一種審美,或希望自己能「不審美」的人,訓練肌肉對所有年齡的男性女性都有一定的重要性。
青春已不再的人們,更應該進行肌力訓練。尤其年長女性因平均餘命高,快縮肌纖維較少、以及停經後容易遇到的骨質疏鬆,都讓肌力訓練對於中高齡女性有著無可取代的好處。
女性肌力訓練的訓練處方
最後來談談,女性在實務上的肌力訓練,是否與男性有所不同。
刺激+恢復→適應
這樣的機制只因訓練方法是否有效而改變,但不會因為個體本身的性別、年齡、種族而有太大差別。
兩性生理存在差異,因此力量與肌肉量上有著根本不同。但因為肌肉與力量向上適應的生化過程相同,那麼訓練方法理應相當類似。
就像中老年人可以安全進行重量訓練,女性當然也能從全身性的自由重量訓練得到最多生理上的好處。
除了組數和次數的安排有些微差別外,女性的訓練和同年齡同水平的男性是完全相同的。
舉一個例子,在同樣強度百分比下,女性能做出較高的反覆次數,例如90%強度的深蹲,男性大概可以做3下,但女性通常會高過這個數字。
這是因為女性普遍肌耐力較高,另一個就是女性因為神經徵召較低,反而有比較不準確的最大肌力數值。
因此建議女性在肌力訓練時,若重量卡關,可以採用更高強度,但是將每一組反覆次數稍稍降低,會是一個有效的方式。
若想進一步了解體驗,歡迎與我聯絡。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