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
課程設計 讀書心得

練多少才夠?《一週12分鐘,高強度健身科學》

再度感謝采實文化的邀稿。

《一週12分鐘高強度健身科學》書封
博客來連結

《一週12分鐘,高強度健身科學》這本書相當有趣,因為它開闢了許多健身界常見的「戰場」:

前兩章先得罪了「長距離」運動的愛好者,因爲作者認為這類運動與健康定義背道而馳,而高強度短時間的肌力訓練就足以涵蓋健康的多數需求。

合成代謝與分解代謝的平衡,是健康的必要條件。過量的長距離運動容易讓身體傾向分解代謝

正當這樣開宗明義的立場讓你覺得

「大重量派健力肥宅又來了」、「又要吹自己舉多重」、「深蹲救世救台灣抗老化愛地球」

後續章節卻出乎意料的提出:器械式訓練不輸自由重量、一週一練一組力竭就夠、訓練動作速度慢效果才好⋯⋯等等的爭議話題。

(延伸:器械 VS 自由重量)

這個閱讀過程讓我深感,運動科學還處在一個文獻研究難以達成共識的百家爭鳴。區別你我的門戶之見或許不重要,畢竟健身產業這個社群,真的常在好發論戰的狀態。

「或許你是對的。」

抱著這個想法,讓我先帶你看看本書提出了哪些好論點:

運動愈多就會愈健康嗎?

最高最快最遠的那些運動員,因為長期試圖逼近人體極限,通常不能和健康劃上等號。甚至你可以觀察周遭的運動狂,他們是不是真的很健康?

這有點違反直覺,但可以帶出本書的一個重要論點:

運動或訓練,對你的身體都不是愈多愈好。

如果只想要身體健康,根本不可能到最高水準。反過來說,你如果想要成為頂尖運動員,你很難長期維持「健康」。

競賽中的運動表現並不是人類的必需品,更像一種自我實現的精神 Photo on Unsplash

因此,你要先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。以健康和向上適應為目標,就要注意自己到底練了什麼、練了多少。

練太少不會變強,練太多又會讓壓力爆表。

訓練劑量就像藥物處方,你會因為想要趕快痊癒就一次吃下兩天份的藥量嗎?

訓練永遠是把兩面刃

沒人能預測手中股票會漲會跌,但在認真訓練的期間,可以預測兩件事情一定會發生:你的表現會愈來愈好,同時也會愈來愈累。

每一次有效訓練帶來的刺激,都必定伴隨疲勞這個副產品。進步其實是用疲勞堆出來的。

訓練的強度和頻率有著反向關係:當你的刺激下得愈重,就沒辦法常練。強度有一個明確的區間,太多不行太少不夠。

在289頁提到,有效強度的重量大約是75%-80%的1RM。低於這個數字難以帶來有效的刺激,高於這個數字則會帶來過多的疲勞。

在第三章作者用文獻佐證,一週只要一練,每一練只要做到單組力竭,是最省時且不易造成過度疲勞的方式。

大家或許都一樣疑惑,這樣真的夠嗎?一週只練一次,其實很難讓人放心好好休息。

讓我用課程設計的重要概念——訓練量,來回答一週一練是否足夠?

練多少才夠——最大可恢復訓練量

一個訓練課表中,能不斷突破的通常是重量、訓練量和技術,技術不易量化,因此先以前兩者為例。

例如這週深蹲150公斤3下,下週深蹲155公斤3下;或這週深蹲150公斤3下3組,下週進步為4下3組。組數次數通常不會一直上升,但重量會是長期可緩慢增加的變項。

要怎麼知道自己適合練多少?最大可恢復訓練量 MRV (Maximum Recoverable Volume)可以提供一個方向:

MRV 代表你的身體能從每次訓練中恢復的最大訓練量,超過的話疲勞爆量,低太多的話訓練效果會不顯著。

其他相似的指標。MRV可以當成一個界線,超過就難以恢復,MAV和 MRV之間則是訓練效果最大化的區間

那教練,快告訴我 MRV 怎麼算啊?

如果你期待一個精準公式來算 MRV,可能要失望了。恐怕只有經驗法則可以捕捉到這個數字。

在一至兩個月的訓練週期內,你可以透過每週增加強度或 訓練量的方式增加挑戰。記下這個過程,最後回推你在第幾週時表現開始下滑。下滑前的強度與訓練量,很可能就是你的 MRV。

第4周表現明顯下滑,因此第3周的重量與組數,可能就是MRV

但麻煩的是,讓我們表現下滑的因素,很可能在健身房外:例如睡不好、被老婆老闆罵、專案報告快來不及了…這些狀況會增加壓力,讓你在訓練的疲勞外再添加一筆。

無論如何,會讓我們狀況變差的,不外乎是練過頭或壓力。

因此 MRV 並不是一個定值,而會依你訓練與生活是否平衡而有浮動。

想透過 MRV 讓訓練效果最大化,就要確保在規律訓練中不斷挑戰自己,更要注意什麼時候表現開始下降,進行良好的疲勞管理。

所以,一週一練到底夠不夠?可以參考你的 MRV ,但 MRV 這個指標,不僅量化不易,還有著個別差異。

除了如何管理疲勞和壓力外,還有先天遺傳因素這個無解的變因。

基因決定你多猛

當你對訓練有初步認識後會發現:疲勞才是決定你能進步多快的關鍵。得到上天恩賜與祝福的傢伙,就是可以吃下一堆訓練量都不容易過度疲勞。

這個恩賜就是基因。書本第八章「遺傳因素」直指了你可能忽略的先天因素。

Photo On Shutterstock

頂尖運動員推薦的訓練課表、飲食秘方很可能對你都沒有用,因為他們之所以頂尖,很大一部份來自他們的優秀基因。

「在選擇性的競賽壓力下,基因才是決定一切的因素。競賽只是加速演化。」頁15

作者先勸告世人:你沒有那麼容易變成大肌肌。在演化這個長河裡,低體脂高肌肉的生物因為難以度過飢荒,根本極其稀有。

為什麼有的人會因為基因特別難瘦?或許和祖先有著盡可能儲存脂肪未雨綢繆的天性相關。

如果都是天注定我幹嘛還練?你應該已經嗅到轉折的味道了。

「一個人建立肌肉的遺傳潛力幾乎是不變的,但就運動和生活方式來說,人們的選擇會對他們的健康和基因組造成長期的正面影響。」頁211

摘自本書頁290的這篇研究

如同筆者前篇文章提到,自主性和能動性,讓人類不是基因的奴隸。本書更佐證,人類可以藉由訓練和好的生活方式,影響下一代的基因。

甚至不必等到下一代,有訓練的老人可以改變自己的基因。

別忘記,基因會讓手槍上膛,但決定要不要扣板機的,是周遭環境和你自己。

「你可以相信誰?」

回到本書序章的提問:你可以相信誰?

看完這篇文章,或是社群媒體上關於健身的各種新知,你恐怕不會變得更清晰,甚至只覺得資訊滿載的混亂。

這時我想再次分享 Dan John 的名言:

「什麼方式都有效,只要你有堅持走下去。」

雖然又是句雞湯味濃的話,但我的詮釋是,並不是真的什麼方式都有用,與其不斷苦尋一個完美的方法,沒找到前絕不輕易行動。

倒不如像個行動派先進場玩幾把,你才知道什麼方式對你有效。而前人的經驗與科學實證,就是你決定要怎麼玩這場遊戲的最佳工具。

最後,讓我引用《一週12分鐘,高強度健身科學》中我很喜歡的一段話作結:

「人類是由混亂、不規則的生活中演化出來的。那混亂的不規律就是人體適應能力的特性。」頁171

即使本書提供的方法你不見得認同,跟你我所學或許牴觸。但這句話確實點出,為什麼運動科學的研究,充斥無奈的個體差異,卻又可從中歸納出一絲絲共識的迷人之處。

若有任何訓練上的疑問,歡迎與我聯絡

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,也可以請我喝杯咖啡,讓我能繼續創造出更多優質內容。

延伸閱讀與參考資料:

訓練中的疲勞與恢復

訓練課表到底怎麼安排?

Mark Rippetoe:什麼是最低有效訓練量?

Mike Israetel:什麼是最大可恢復訓練量(MRV)?

運動如何影響基因?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