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
人類行為 讀書心得 運動心理學

菁英運動員的超強心態怎麼練?

博客來連結

翻開《運動健護全書》,如同多數運動科學工具書的編排,從運動生理學開始,到營養學與各種恢復補給策略,最後是常被放在書本後的運動心理學。

本書最大的優點是沒有教科書的生硬敘述,並強調跨學科的交互作用,來達到運動員的最佳表現。畢竟把營養學和運動分開來看,或認為壓力、情緒對運動表現毫無影響都相當不智。

雖然本書多數章節值得一看,但我想延續這一年關注運動心理學的脈絡,直接開往第11章的「情緒和心態」:

「情緒化」的運動

本章重點一言以蔽之就是認識情緒,以及如何不被情緒操控。頂尖運動員和一般運動員最大的決勝點,或許不在身體素質與技術,而在情緒與心態

「競技運動除了身體與技術的高水準表現外,更是情緒化的活動 。」(頁320)

憤怒讓你舉得更重
研究顯示,帶著些許憤怒進行最大肌力測試會有更好的表現 Photo by engin akyurt on Unsplash

「情感對菁英運動表現來說非常重要,跟運動員產生連結最快的方式就是透過情感。」(頁318)

頂尖運動員都知道如何控制情緒。如果無法處理負面情緒,就不可能處理運動生涯遇到的各種困境與挑戰,也無法將潛力發揮到極致。

人們常誤解最好的運動員就要像冷冰冰的機器人,不受情緒起伏影響。不受情緒影響或許是對的,但不代表他們沒有情緒或壓抑情緒。

很多人以為精英運動員要像一個機器人一樣
Photo by Maximalfocus on Unsplash

關於大腦與情緒如何運作與演化,本章節有簡單的描述,讀者也可參考筆者舊文。而章節中我最感興趣的是「自我同情」這個概念 (self-compassion)
(另譯為自我關懷等等,似乎未有統一譯名)

自我同情是什麼?

這個概念由心理學家 Kristin Neff 所提出,指面臨到不如意、挫折、痛苦的情境時,能夠用關愛、寬容的態度對待自己。其中包含三項內容:

  • 善待自己,而非自我批評
  • 能明白痛苦是人類普世經驗,這種經驗不是孤立的
  • 遇到痛苦的想法時能保持正念 (mindfulness),不帶評價的察覺各種情緒,而非任情緒擺布,過度放大自身的苦難
把自己當成一個好朋友
自我同情是把自己當成一個好朋友來對待 Photo by Jude Beck on Unsplash

《運動健護全書》作者 Marc Bubbs 認為:

強大無比的自信與專注力,是運動員在場上能夠化身冷血殺手的關鍵心態。

但擁有自我同情的能力,才能讓運動員不因表現的高低起伏而大起大落。

場上廝殺的運動員們需要極強大的心態
Photo by Chris Chow on Unsplash

讀者或許有點難以理解,畢竟同情這個能力完全不像贏家所需,聽起來也不夠「強壯」。

很簡單,高自我同情者,因為上述的特質,比較會閱讀自己與他人的情緒,進而加以控制不受影響。更重要的,高自我同情者能允許自己失敗,並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逃跑。放棄完美主義,因此能放下身段來學習與修正。

畢竟運動競賽如人生,誰沒輸過一場比賽?

自我同情其實就只是客觀接受目前的自己,反而是通往韌性、堅強心理素質的捷徑。人們的自信與價值感不應只依附外在成就之上,否則逆境的時候該怎麼辦?

自我同情不是什麼?

之所以要解釋自我同情不是什麼,是因為名詞往往讓人混淆。自我同情容易被誤解為顧影自憐、軟弱、安於現狀,或只是無條件愛自己這樣的心靈雞湯。

雞湯長輩圖
自我同情看似與這樣的雞湯長輩圖無異,但兩者實際上大不相同。圖片來自開心網

世界名著《挪威的森林》有這麼一段話:

「永遠不要同情自己,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幹的勾當。」

連世界級作家村上春樹都寫下了這麼嚴格的一句話,好像只有弱者才會同情自己,才會在訓練時使用助握帶

「我就爛!」的迷因厭世代

如何面對人生困境繼續成長,除了自我同情之外,大部分的人更擅長「嚴以律己」,用批評的方式審視自己。如果你總要嚴厲對待自己才能往前走一步,那麼這種能源也極其有限。

這種動機持續不了太久,往往到最後呢,就不想再努力了,只想跟隨潮流大聲說出「我就爛!」,但心裡又不是真的坦然接受這樣的自己。

我就爛
自我同情和「我就爛」某程度是相似的,都是不去理會他人眼光,但心態上不太相同
我就怕被罵啊

不管信不信,你選擇怎麼樣的文字跟自己說話,會高度影響你的行為與表現。這就是運動心理學研究中的「自我對話」。

厭世代的迷因梗圖或許是當代無力者對於生存困境的吶喊,以及努力活下去的證明,但不能忽略背後自我價值感低落的問題。

只靠自嘲、自我批評通常改變不了問題,用過頭還會產生限制性信念。不斷自稱本魯肥宅,言談充滿負面,沉溺在自己創造的小劇場中,那神仙也難救。

梗圖笑笑就好,何必那麼認真,但如果你全聽進去信以為真了呢?

自我同情聽起來有股雞湯味,但心理素質夠強大才做得到自我同情。照本篇的論點,只要還沒放棄治療都還有救,請繼續看下去:

心智的肌力訓練

心智就跟肌肉和動作一樣,是可以一點一滴被訓練的。

  • 自我對話的重新建構

從最簡單的開始,用碼表計時,這幾分鐘內閉上眼複誦類似這樣的句子:「所有人都會遭遇困難」 。

再來是用日記的方式寫下來,最近一次低迷的事件中,當下感受為何?想想為什麼自己會這麼想,最後加上一句同理自己的鼓勵,找出努力的方向。

寫下來
Photo by Peter Olexa on Unsplash

若習慣靠批評來督促自己的人,可以針對近期犯的錯誤寫下兩種對話,一種是過往的批評方式,再來用更和善的口吻寫出對同一件事的提醒,試著改用後者和自己說話。

  • 正念呼吸

正念並不是指正能量或正面思考,純粹是一種「感覺此時此刻的當下,以及不去評價的覺察」。

專注在有節奏的呼吸上,可以讓你聚焦在吸吐以及身體的感受之間,許多人往往沒有意識到自己平常是怎麼呼吸的。

正念呼吸
Photo by Motoki Tonn on Unsplash

正念呼吸可以靜坐時進行,也可以邊散步邊進行。這個技巧常被用來消除焦慮,讓人把注意力放在合適的地方,因為正念能讓人學習控制自己的注意力,而不是讓注意力隨處漂流,導致緊張焦慮的負面情緒。

以下兩篇舊文:《比賽,從心開始》《心流》也提供了幾種心智訓練的建議。

或許正念和冥想這類帶有宗教味的詞聽來有點虛無飄渺,但很多時候先入為主的觀感只是人們不願行動的防衛機制,而行動可以解決大多混沌虛無的困境。

其他人怎麼說?

再延伸到另外兩本書來對照,看看什麼叫做英雄所見略同。

博客來連結

2020 博客來排行榜雙料冠軍《原子習慣》。這本書你就算沒看過也應該聽過,不用看完整本書,但一定要知道這張圖。

改變行為的最核心,並不是透過什麼神奇的招式,而是從最簡單的改變身分認同開始

這代表自我對話與不隨便自我批評的能力有多麼重要。舉個例子,我們都知道運動習慣很難培養,對於想建立習慣的人,試著告訴自己是運動咖,比起只是想試試看態度扭捏的人,更有可能接近目標。

博客來連結

另外一本成功心理學暢銷書《心態致勝》,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 Carol Dweck 透過研究各領域菁英,將人們的心態分成兩種:定型心態 (fixed mindset) 與成長心態 (growth mindset)。

這張圖告訴我們,定型心態者容易有負面自我對話和限制性信念,認為人的成就表現都是天注定。成長心態者因為心胸開闊,比較能做到自我同情,因此可以不斷挖掘自身潛力,持續學習和進步。

自我同情的能力,讓人知道即使努力不見得會成功,也能清楚明瞭所有人都是這樣走過來的。

教學現場端…

身為教練,常常會聽到這樣的話:

「太重了啦,我怎麼可能拿得起來。」
「我本來身體就不太協調,所以動作做不好也很正常。」

事實上這些問題都不是問題,而是你為什麼出現在這裡的轉機。對自己不斷說負面的話,很容易把小事情變成大問題。自我對話會進入潛意識裡,長期會變成自我設限的表現障礙。

頂尖運動員除了基因與天賦是天選之人以外,在那個充滿怪物的競技場上要脫穎而出只有天賦遠遠不夠。

這些菁英都知道如何「說故事」,對於打壞的比賽會換一種方式解讀,讓不夠好的表現只存在短期記憶之中。

情緒壓力下的運動員
Photo by Quino Al on Unsplash

怎麼看待自己的情緒,有一端的人說要壓抑情緒,告訴你懦弱的人才表現情緒。另一端的人鼓勵表現情緒,但其實情緒氾濫流淌過了頭,很容易變成一個任性妄為不負責任的人。

這個章節教會我們的自我同情,能讓人更健康的看待情緒,在天秤的這兩端間取得一個更好的平衡點。

若有任何訓練上的疑問,歡迎與我聯絡

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,也可以請我喝杯咖啡,讓我能繼續創造出更多優質內容。

延伸閱讀與參考資料

自我同情量表

《寬容,讓自己更好:接受不完美的心理練習》

《非典型力量:瘋癲的智慧、偏執的專注、冷酷的堅毅,暗黑人格的正向發揮》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